明胶是一种大分子的亲水胶体,是胶原部分水解后的产物。按其性能和用途可分为照相明胶、食用明胶和工业明胶。根据用途不同,对明胶的质量要求也不一样。用作粘结剂使用时,主要要求粘接强度。用于照相、食品、医药等领域时,则强调产品的纯度。
胶原分子是由三条多肽链相互缠绕所形成的螺旋体,通过工艺过程的处理,胶原分子螺旋体变性分解成单条多肽链(α-链)的α-组分和由两条α链组成的β-组分及由三条α链组成的γ-组分,以及介于其间和小于α-组分或大于γ-组分的分子链碎片。由此可见,明胶是一个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布的多分散体系,其分子量分布因工艺条件不同而有所差别,并影响到明胶的理化性能。
一、理化性质:
明胶是胶原变性所得的产物,属蛋白质大分子范畴,它具有与蛋白质大分子相类似的特性,但由于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理化性质又有*之处。
明胶溶液的凝冻及其随后的凝胶网络的变化是由于溶液中无序明胶分子部分地回复到胶原结构而引起的。非常均一的明胶稀溶液中所诱导和产生的更广泛的向胶原的逆转,这也是凝胶形成机理本质上类似的这种逆转过程,称之为“复性",但由于受明胶分子分散性、复杂的化学组成和它们非常的浓度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在复性过程中,明胶的组分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明胶凝胶在冷却到0℃以下时,内部水分结冰,其结晶晶格的引力超过了明胶分子对水分子的引力,水分就在凝胶内部网络中间形成冰的结晶,并逐渐扩大。温度越低,结晶的水分越多。在俄罗斯的寒冷季节,有时利用天然冷风使明胶淡液结出冰晶,得到浓缩的凝胶,这比蒸发法减少水分既经济而又不影响质量。
皮明胶在结冰时冰晶在凝胶内部形成,将冰晶除去,剩下一个和冻豆腐类似的立体网络;但在骨明胶结冰时,冰晶在凝胶的表面及四周产生。这说明非常相似的两种明胶,其凝胶中的分子结构与组织并不*相同,骨明胶内部的水分可以更自由地运动。
4、黏度
黏度反映了微小的纤维状肽链分子溶解并分散在水中时因相对运动而产生的内摩擦力。对于稀溶液来说,由于体系中分子数极少,内摩擦力几乎为零,其所表现出的黏度反映了多肽链体系平均分子量的大小。因此,在固定温度、pH等的条件下,稀溶液的黏度测定主要用于测定明胶体系的平均分子量。而在浓溶液的情况下,其黏度主要是由明胶分子之间的流体力学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在明胶浓溶液的浓度范围内,影响黏度的主要变量是温度、pH值和所加的盐类;此外,明胶的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也影响到明胶的黏度。
商品明胶黏度与浓度的关系在早期研究中被确定为“黏度是浓度的指数函数";随后的研究发现,黏度的对数对浓度作图始终是一条曲线,只是随着浓度的增加而曲率呈下降趋势。明胶浓溶液的黏度在等电点pH下处于z低值,而在盐溶液加入时,所有pH值下的溶液黏度均相应地降低。
二、分类:
(1)明胶按照生产方式分为碱法明胶(又称B型明胶)、酸法明胶(又称A型明胶)、酶法明胶。三种明胶最大的不同点即为明胶生产过程中的前处理过程采用不同的方法。B型明胶的产量居三种明胶之s,原料在碱性介质中预处理,中和后在中性介质中提取得到。A型明胶是指原料在酸性介质中预处理,酸性介质中提取得到的明胶。酶法明胶是指原料经酶预处理,在适度pH值的介质中提取的明胶。
(2)明胶按照用途可以分为食用明胶、药用明胶、照相明胶、工业明胶。
(3)明胶按照品质不同可以分为高档明胶、低档明胶、骨胶,其中高档明胶简称明胶,国外称为Gelatin,低档明胶和骨胶则称为Glue。